粵推35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舉措 77項民生服務事項上線“粵省事”
12月27日,廣東省公安廳推出35項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舉措,同時將77項民生服務事項上線“粵省事”。新推出35項服務中近80%為涉港事項,旨在推動大灣區內人員和經貿往來更順暢、港澳居民在內地工作生活更便利。讓港澳居民在廣東工作、生活、辦事將進一步便利化。
2018年廣東公安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舉措解讀
一、出入境管理服務方面(19項)
省公安廳
(一)實施優化往來港澳商務簽注政策。為大灣區九市企業提供往來港澳商務備案網上辦理服務,同時降低准入門檻,備案人員社保繳納期限由原來6個月縮短至3個月,增加人員備案配額。
(二)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開設口岸簽證業務。可辦理外國人普通簽證、珠海經濟特區旅遊簽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通行證、一次性臺胞證等業務。
廣州市局
(三)優化外國高層次人才服務措施。外國人持廣東省人才優粵卡或廣州市人才綠卡可申請2-5年居留許可,其配偶及未滿18周歲子女可辦理相應期限的居留許可。持有地市級以上外籍高層次人才證明函件或者在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總部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金融企業等任職副總經理以上高級管理職位或同等級別科研職位外國人及其配偶、子女可享受同等優惠政策。為持有優粵卡或人才綠卡等高層次人才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辦理,申請簽證證件的3個工作日內辦結、申請在華永久居留資格的優先審核。
(四)減少企業港澳商務簽注申請材料。已辦理商務備案的企業員工到前臺申請商務簽注無須提交企業商務報備證和單位派遣函。
深圳市局
(五)擴大出入境業務自助申請範圍。對持居住證或在深圳高等院校就讀的外省市戶籍人員,在網上再次申請港澳旅遊簽注並審核後,可通過自助一體機設備自助列印並領取簽注。
(六)縮短外省市戶籍人員異地辦理出入境業務時限。視窗辦證時限由現行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網上申請赴港澳簽注時限由現行20個工作日縮短至7個工作日。
(七)縮短企業港澳商務簽注備案時限。對市政府便利直通車企業申請商務簽注備案的,時限由現行8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
(八)在中國出生的外籍新生兒出生登記網上辦理。申請人直接通過民生警務平臺相關模組進行網上申請,在網上填寫申請表格,並將相關的材料以圖片形式上傳,即可辦理外籍新生兒出生登記手續,無需到前臺登記,徹底實現“零材料、零次跑”。
(九)外國人護照報失證明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申請人直接通過民生警務平臺進行網上申請,在網上填寫申請表格,並將相關的材料以圖片形式上傳,即可辦理護照報失手續,只需要在領取《外國人護照報失證明》時到受理視窗,實現“只跑一次”。
(十)在國外出生的中國籍兒童入戶、深圳戶籍居民與港澳臺居民生育的子女入戶可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縮短辦理時限。申請人直接通過民生警務平臺進行網上申請,在網上填寫申請表格,並將相關材料以圖片形式上傳,即可辦理入戶手續,同時優化流程,辦理時限從10個工作日縮短至7個工作日,只需要在領取《辦理戶口通知書》時到受理視窗,實現“只跑一次”。
(十一)已合法取得外國國籍或者外國、香港、澳門永久居留權的深圳戶籍居民申請註銷戶口可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縮短辦理時限。申請人直接通過民生警務平臺進行網上申請,在網上填寫申請表格,並將相關材料以圖片形式上傳,即可辦理註銷戶口手續,同時優化流程,辦理時限從5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只需要在領取《註銷戶口通知書》時到受理視窗,實現“只跑一次”。
(十二)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外籍人員辦理簽證證件提供“綠色通道”。深圳市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在深註冊上市公司、經省認定的大型骨幹企業、納稅百強企業、工業百強企業、外貿百強企業的外籍人員辦理簽證證件時,一是為上述企業外籍高管人員安排專人專窗辦理;二是上述企業單次批量辦證人數達到40人以上,可提前兩周與深圳出入境預約,將安排民警上門集中面簽;三是將業務辦理時間由7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
珠海市局
(十三)對境外人員住宿登記提供網上申辦服務。在珠海市居住的境外人員可在互聯網上自行登記、變更和登出相關臨時住宿登記資訊,在2015年新增手機微信版申報功能的基礎上,2018年又研發推出了境外人員網上辦理住宿登記自助列印功能。
惠州市局
(十四)設立境外人員服務專窗。設立境外人員出入境證件申請受理專窗,配備至少會一種外國語言的專職外管工作民警,負責受理境外人員特別是境外高層次人才在我市的簽證申請。
中山市局
(十五)下放出入境部分業務受理許可權。將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探親簽注與商務簽注的受理許可權下放到24個鎮區受理點,達到出入境業務“全城通辦”,實現群眾辦證“馬上辦,就近辦”。
(十六)推出《註銷戶口通知書》立等即取服務。對已合法取得香港、澳門永久居留權或者已合法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山市戶籍居民,因登出戶口需要辦理《登出戶口通知書》,經核對資料齊全的,可當場拿到通知書。
江門市局
(十七)港澳居民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通行證免提交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登記證明。暫居江門的港澳居民因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遺失、損毀、被盜申請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通行證時,免提交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登記證明,經身份核查後,可按需加急辦理出境證件。
(十八)將公安部八項出入境便利措施擴展至港澳臺同胞。在江門市就業就學的港澳臺居民的外省戶籍年滿60周歲父母及未滿16周歲子女可享受公安部八項便利措施政策,該類人群可在江門辦理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及旅遊簽注、往來臺灣通行證及旅遊簽注。
(十九)設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辦理出入境業務“綠色通道”。在全市出入境辦證大廳設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辦證綠色通道”視窗,為企業聘請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企業聘請的外籍人員或企業因商務、洽談、工程安裝等事由應邀入境的外國人辦理簽證證件及停居留證件提供辦證“綠色通道”,並按需提供急事急辦服務。
二、治安管理服務方面(8項)
省公安廳
(一)大灣區港澳臺居民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時間減半。從原有20個工作日,減少至10個工作日。
廣州市局
(二)便利高層次人才辦理落戶手續。對經省市組織、人社等審批部門審核批准入戶的人才引進人員開通“綠色通道”,即來即辦,還可通過“網上戶籍室”申請辦理入戶覆核手續,免預約、免排隊。
(三)進一步精簡入戶申請所需材料。按照通過政府資訊共用方式能夠獲取的材料不再要求群眾提供、沒有支撐的材料一律減免的原則,對梳理出的213項證照證明材料進行清理,進一步精簡入戶申請所需材料,保留149項、取消64項。
(四)逐步實現戶政業務網上辦理。從優化辦事程式、減少審批環節、拓展科技應用、創新服務舉措等四個方面著手,逐步實現戶政業務網上辦理,讓群眾辦事“不用跑、就近跑、只跑一次”。
深圳市局
(五)簡化金融機構申請辦理營業場所、金庫安全防範設施合格證的辦事流程,減免有關材料。金融機構在深圳申請辦理營業場所、金庫安全防範設施合格證的,不需要再提供金融監管機構的批准檔、安全防範工程設計施工單位相關資質證明、安全技術產品生產登記批准書、房產租賃或者產權合同影本、租賃安全協議書影本等材料。金融機構安全防範設施建設許可的審批期限,由原來的法定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
東莞市局
(六)為高層次人才落戶開通“綠色通道”。經市審批的特色人才入戶即來即辦,當場簽發《准予遷入證明》,屬省內戶籍的也可通過省內一站式遷移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遷戶。
中山市局
(七)下放戶政業務審批權,壓縮審批時間一半以上。將市級審核的部分市外遷入、主要項目變更更正、戶口註銷、收養登記、恢復戶口等八類共24項行政確認事項許可權下放給鎮區公安分局負責,審批時間由目前35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大幅提升大灣區戶口登記遷移效率。
肇慶市局
(八)為人才落戶開通“綠色通道”。各級公安機關辦證大廳設置值班領導視窗,對人才落戶審批業務開闢“綠色通道”,實現當場審批,一次辦成。
三、交通管理服務方面(6項)
省公安廳
(一)粵港澳直通車管理服務八項便民新舉措。即服務事項標準化、申請材料精簡化、辦牌辦證高效化、高頻事項“網上辦”、複雜事項“一次辦”、拓展管道“就近辦”、特殊情況“容缺辦”和全程監管“規範辦”,實現視窗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
珠海市局
(二)交通事故救助範圍延伸至港澳居民。港澳居民在珠海境內發生交通事故,屬於受害人一方,且符合救助條件的,珠海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可以墊付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以及救助因交通事故陷入嚴重經濟困難家庭。
(三)對通行港珠澳大橋的港澳車輛實施“電子證照”管理。依託港珠澳大橋跨境通行交通管理資訊平臺,與香港和澳門的相關管理部門建立資料通信鏈路,港澳居民在港澳地區的相關部門即可辦理港澳車輛跨境通行電子車牌及駕駛許可業務。
(四)為港澳居民辦理車駕管業務提供便利。在“珠海交警互聯服務”網站(網址:http://bridge.zhcgs.gov.cn)增設“港珠澳大橋業務”專欄,港澳居民可線上學習交通道路法律法規,填報保險資訊,查詢事故、違法、申報結果等業務;在車管服務大廳1號視窗,為港澳居民辦理車管業務設立“綠色通道”辦事視窗;在港珠澳大橋公路口岸交警大隊設置設立車管服務視窗,可為港澳居民就近辦理內地號牌機動車免檢車核發檢驗標誌、免檢車異地核發檢驗標誌、變更機動車車主及駕駛證聯繫方式等業務;橫琴交巡警大隊設立車管服務點,除上述業務外,還可為港澳居民就近辦理境外駕駛證換證、補證換證、滿分學習等車駕管業務。
佛山市局
(五)縮短持香港駕駛證的香港居民免試申領內地駕駛證的辦理時限。經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署核查通過並函複後,受理業務到出證從3個工作日縮短至一小時。
江門市局
(六)為港珠澳大橋通行提供諮詢服務。在交警支隊車管所辦證大廳設立諮詢通行“港珠澳大橋”相關業務的服務區,每天安排兩名工作人員為群眾提供通行“港珠澳大橋”的業務諮詢。同時,通過在微信、微博等各大傳媒平臺,對通行“珠港澳大橋”的相關便民舉措進行大力宣傳。
四、防範金融風險方面(2項)
深圳市局
(一)為P2P投資人異地報案投訴提供便利。按照“不論是否有管轄權,一律先接下來”的原則,在市局經偵支隊、10個分局經偵大隊和138個派出所設立受案視窗,接受P2P投資人報案投訴,第一時間做好法律宣講和案件解釋工作,接受報警登記後及時通報、移交平臺所在地公安機關,穩妥接收外市平臺警情。率先在全國開通針對P2P投資人的網上報警登記平臺,投資人可以通過深圳經偵微信公眾號,對個人投資及受損資訊予以登記,後臺管理梳理匯總相關資料後集中推送給辦案部門,提高接警辦案的效率。
(二)為P2P投資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聯繫市司法局,統一聘請援助律師派駐經偵支隊接警中心,免費為報案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詳細講解對損失損害的救濟途徑。
新聞來源:廣東省公安廳
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www.gdga.gov.cn/2018/zfxxgk/zcjd/wjjd/201812/t20181227_866245.html